当前位置:首页>财税资讯>知识干货

​“私转私”有风险,“公转私”涉税风险也不容小觑!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3-03-10

“公转私”,什么叫做公转私呢?它其实是指企业账户的基本存款向个人银行账户转账的行为方式,这个行为可不能小瞧了,国家对这一块业务的监管相当严格,因为“公转私”具有挪用公款、偷税漏税和洗钱的风险。

t01d4f3327c2b41422e.jpg

是不是很多老板都觉得公司是我开的,所以公司属于我,公司的钱也可以任由我支配,其实真相是公司的钱属于公司,老板要想从公司的账户把钱拿走,是一定要交税的,千万不要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老板们肯定还会疑惑为什么税务局会查我们的“公转私”呢?那我们要来明确一下这几种容易被查的情形了:第一,规模很小的企业,却常有上千万的流水,很难不让税务注意这是否是想偷税、漏税;第二,资金转入转出有异常,比如分批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批转出;第三,公司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的业务,跟公司资金流向没有多大的联系;第四,公户在短期之内,不间断地、大额度地给私人账户转账,或者公户在短时间之内会频繁地收入跟公司业务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个人汇款;第五,频繁开销户,并在销户前有大量资金活动;第六,闲置很久的账户,突然启用,并且有大量的资金活动。

t0112313773e9ceb717.jpg

为什么说“公转私”风险不小,首先第一点,“公转私”可能面临承担一般偷税行为的行政责任。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通过“走私账”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行为,如尚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一般偷税行为,会给予行政处罚,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这还只是行政处罚,如果偷税行为达到严重情节即构成偷税罪时,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严重情节包括“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这是区分偷税行为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志。同时,按照刑法中共同犯罪“一人既遂全体既遂”的原则,共同参与人员均应按照同一偷税数额分别定罪量刑。

另外,如果“公转私”不合法,首当其冲个人征信系统会出现征信不良记录,贷款、买房、出国及子女升学等都会受到影响;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势必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总之,企业在处理“公转私”问题时,切记公账和私账一定要区分开来,原始税务凭证必妥善保管,转账金额和频率也要适当控制,只有合规合法了,企业才能妥善经营。

上一篇:企业如何降低税负是难点,也是关键点!
下一篇:“虚开”到底是什么?会被立案判刑吗?
热门服务和内容
推荐文章

业务咨询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Copyright © 2018-20220 PbootCMS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淏瀚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43955号
    电话咨询:4001190788
    在线客服咨询